陕西省在文明旅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和精细管理,推动了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的文明风尚提升。具体表现如下:
一、政策体系与组织保障
战略部署与目标明确
2019年启动“文明旅游 为中国加分”工作,将文明旅游纳入文化和旅游发展核心任务,全省上百家景区、数十万人参与。
示范单位建设
- 2022年评选出13家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涵盖西安城墙、碑林、大明宫等5家知名景区;
- 2023年新增9家单位,包括西安博物院、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等,进一步覆盖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多领域。
二、文明旅游实践创新
文化浸润与体验式传播
- 在大唐芙蓉园、华清宫等景区设置“唐文化体验点”,通过投壶、射箭等传统游戏融入礼仪教学;
- 实景演出《长恨歌》《延安保育院》等融入礼仪模块,提升游客文明意识。
服务保障与精细管理
- 景区配备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提供咨询引导、环境维护等服务;
- 实施重点区域“精细化”巡逻,及时劝导不文明行为,保障游客安全与舒适。
三、社会参与与效果评估
多方协同机制
- 旅游协会发布文明旅游倡议书,倡导从业者坚守职业文明,提升服务质量;
- 存在“文明游客”“文明旅游督导员”评选机制,激励公众参与文明行为。
成果显著
- 2019年评选出5名文明游客、20名督导员及40个优秀实践案例;
- 西咸新区昆明池·七夕公园等景区通过“文明出游”主题活动,成为文明旅游新亮点。
四、未来展望
陕西省将继续以文化IP为载体,推动文明旅游与旅游体验的深度融合,通过矩阵式传播提升影响力,助力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未来将重点加强历史文脉挖掘与现代服务创新,形成适应新时代的文明旅游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