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从多个维度协同推进,结合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与市场创新,形成可持续发展路径。以下是关键策略及实施建议:
一、 产业融合与特色产品开发
文旅与农业、体育等产业融合
结合土特产销售探索绿色金融与消费券试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旅游产品。例如,敦煌国际沙漠运动会、兰州国际马拉松等大型活动可提升品牌影响力。
反向旅游规律的运用
以提供与城市不同的乡村体验为核心,强化“陇上乡遇”品牌。依托扎尕那、纳沟等示范村,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精品线路,推动7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
选择具有文化支撑的项目开发,避免空洞的文化包装。例如敦煌莫高窟通过历史习俗活动(如烧香礼佛)增强文化体验,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
二、 基础设施与服务提升
交通网络优化
加大偏远地区交通投入,建设支线机场、改善公路状况,缩短游客可达时间。敦煌通过新建机场和快速通道显著提升了出行便利性。
旅游服务设施完善
提升酒店、餐饮、购物等配套服务,打造舒适体验。例如,推出“读者小站·行者空间”等文化休闲空间,丰富游客的消费场景。
三、 政策支持与市场拓展
财政与金融支持
连续多年投入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探索消费金融与绿色农产品结合,推动“联农带农”政策。例如,通过研学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入境旅游服务优化
加强海外市场宣传推广,参与“欢乐春节”等对外交流活动,在西班牙等国举办敦煌文化展示项目,提升国际认知度。
消费场景创新
发展航天游、冬春季冰雪运动等主题旅游,孵化夜游经济,打造夜间消费产品。例如,通过创意市集、文化之旅产品拓展多元消费场景。
四、 品牌建设与营销强化
核心品牌塑造
以“陇上乡遇”为核心,整合全省旅游资源,形成统一的品牌标识和推广体系。
精准营销与数字化工具
利用AI技术将乡村旅游指数转化为认知工具,提升营销精准度。通过融媒体矩阵、海外账号运营扩大传播覆盖面。
五、 可持续发展保障
生态保护与资源管理
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金融支持生态友好型旅游项目。
社会效益与民生结合
推出旅行社、星级饭店优惠政策,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完善信用消费体系,确保旅游发展惠及当地居民。
通过以上策略的综合实施,甘肃可进一步挖掘自然与文化资源潜力,优化旅游体验,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