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山林旅游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规定,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确定承包目的和范围
明确承包山林的目的,是为了旅游开发还是其他用途。
确定承包的范围,包括山林的具体位置、面积等。
了解林权情况
确认林权是否清晰,避免因林权争议导致承包失败。
如果是个人所有的山林,查看对方的林权证,确保四至清楚。
制定承包方案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承包方案应包括承包期限、金额、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
签订承包合同
承包方提出承包申请,村集体经济组织审核通过。
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合同应明确承包范围、期限、承包金等重要事项。
承包合同上最好有小组或村民委员会的人为中间人,并加盖公章。
政府机关审批
承包山地开发旅游需要政府机关的审批手续,如《水土保持法》规定的开垦手续。
承包合同或协议需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生效。
登记和发证
到登记机构进行登记,由登记机构颁发山林承包经营权证。
登记造册,确保承包行为的合法有效。
招标、拍卖或公开协商
村集体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确定承包方。
招标公告应明确接标人必须是本村农户,并具备相应的条件。
履行合同义务
村集体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如提供必要的生产条件、协助承包方进行生产经营等。
承包方也应按合同约定的期限、金额等履行义务。
注意合同期限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工作的通知》,承包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0年。
处理地面附着物
合同应明确承包期满后地面附着物的处理条款,如房屋、果木等经济作物的处理规定。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承包山林旅游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保护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建议在承包过程中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部门,确保所有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