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是一种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区域发展理念和模式。以下是关于全域旅游的详细解释:
全资源整合
全资源整合是通过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包括传统资源和新兴资源,实现旅游化,扩展旅游发展空间。例如,城市、乡镇、风景道、广场、公园、博物馆、学校、工厂等社会资源都可以作为旅游的一部分。
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全域旅游不是时髦的标签,而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变化,是旅游发展到现阶段的新形式、新概念、新模式。它标志着区域旅游发展的成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大趋势。
全产业融合
全产业融合实质上是“旅游+”,即旅游业向各个行业渗透的过程。通过规划创新手法,如休闲农业、休闲渔业、旅游商品、文化创意等,实现从“旅游+”到“+旅游”的转变。
要素全域配套
全域旅游强调“旅游即生活”的理念,丰富旅游生活的要素,满足大众旅游的普遍需求和多样化的个性需求。
结构全域优化
结构优化是全域旅游的本质要求和关键。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激活存量、创新增量、提高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供需关系和产业结构,推进旅游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中高水平供需平衡升级。
实践模式与特点
全域旅游的实践模式包括“四个全面”特征,即全要素整合、全行业联动、全时空覆盖和全游客服务。此外,还包括文旅融合、城乡一体化和场景营造等典型发展路径。
核心理念
全域旅游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新的资源观、产品观、产业观和市场观。资源观突破传统景区限制,将文化、社会、产业资源纳入旅游开发范畴;产品观从单一景点转向全时空、全过程的体验产品;生活化逻辑强调旅游与生活的深度融合。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全面了解全域旅游的概念、核心理念和实现路径。全域旅游不仅有助于提升旅游体验,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