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并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施。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策略:
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
将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脱贫攻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有效衔接。
推动乡村旅游规划与村镇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合并编制,形成区域旅游扶贫规划。
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制定具体的帮扶途径、支持措施和收益安排。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景区,引导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依托乡村旅游就业脱贫。
解决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
推进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到干线公路的连接线、旅游路建设,改善交通条件。
加快完善乡村宽带信息基础设施。
宣传推广旅游目的地
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传播平台,大力宣传贫困地区的优质旅游资源。
举办专场营销活动,提升贫困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结合地方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等。
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建设生态旅游景区,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并提供就业机会。
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举办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建设文化主题景区,开设手工艺品店等。
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
通过旅游业的“扩散效应”,撬动农业、林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
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影响与实现乡村振兴。
规范管理,加强监管
建立健全旅游扶贫项目的监管机制,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的有效落实。
正确处理景区与村民的利益分配关系,通过政府、景区与乡民的三方协商,确定合理的旅游红利分配比例。
激发内生动力
通过旅游扶贫,激发当地居民的参与热情和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脱贫。
加强培训和指导,帮助村民融入旅游经济,提升其就业能力和经营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推进旅游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增收,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