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次的计算需要根据统计目的和口径选择合适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基础计算方法
入境/出境人数统计法 通过边境口岸记录的入境和出境游客人数统计,适用于跨境旅游统计。
住宿统计法
根据旅游者在住宿行业的住宿天数累计计算,例如10人连续入住10天则计为10×10=100人次。
门票销售统计法
通过景区门票销售数量统计,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二、统计口径差异
接待游客人次
按接待单位统计,同一游客多次游览同一区域可能重复计算(如一日游多次进出景区)。例如:
10人连续入住10天计100人次;
50人单日游览计50人次。 2019年春节数据多采用此口径。
旅行出游人次
按出发行为统计,同一游客多次出行仅计1次。例如:
5人每人游览2天计5人次;
3人单日往返计3人次。 该口径更能反映实际旅游活动量。
三、统计方法
抽样调查法
由国家统计局和旅游部门联合组织,通过问卷调查、酒店统计等方式获取数据,优点是全面准确但成本高。
统计报表法
各地旅游部门定期报送数据,操作简便但可能存在漏报或误差。
四、注意事项
重复计数问题: 需区分“接待游客人次”与“旅行出游人次”,避免重复统计; 数据局限性
时间范围界定:需明确统计的起止时间,含入境/出境当日。
五、示例计算
某景区统计2025年春节期间数据:
入境游客1.2万人次,出境游客0.8万人次;
本地住宿登记1.5万人次,门票销售1.3万人次。若采用 接待游客人次口径,则总人次为:
$$(1.2 + 0.8) \times 14 = 3.5 \text{万人次}$$
若采用 旅行出游人次口径,则需进一步核实出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