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其名称因来源、形态或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一、学名与主要别名
学名:
*Taxillussutchuenensis* (Lecomte) Danser
主要别名 - 桃木寄生、消梨寄生、枇杷寄生、油茶寄生
- 松寄生、广寄生、寓木、宛童、寄屑、寄生草、茑木
二、其他名称来源
古籍记载曾称“桑上寄生”“寄屑”“宛童”等;
部分地区因形态特征得名,如“桃木寄生”(因其枝干似桃木)。
三、分类与特性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钝果寄生属植物,具有以下特性:
形态特征:
常绿小灌木,枝无毛,具灰黄色皮孔,嫩枝叶被褐色星状毛;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甘,归肝、肾经;
主要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常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胎动不安等症。
四、使用建议
若需药用,建议咨询中医师根据具体病情配伍使用,避免自行购药。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