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棋类文化博大精深,棋盘作为重要载体,拥有丰富的别称。以下是常见的棋盘别称及相关信息整理:
一、常见棋盘别称
方圆:
围棋棋盘由纵横各19条线组成361个交叉点,形成方形格状,故称“方圆”。
黑白:
棋子分为黑白两色,代表阴阳,是围棋最直接的称呼。
楸枰:
古代多用楸木制作,特指带有19格棋路的棋盘,是围棋的专用名称。
忘忧:
围棋被视作修身养性的工具,故有“忘忧”雅称。
手谈:
下棋时通过落子交流,故得名“手谈”,也指代下棋行为。
二、其他相关名称
纹枰:特指带有天然纹路的楸木棋盘,发音与“围棋”相近。
吴图:古代棋谱的别称,与棋盘无直接关联,但常与棋类文化共同使用。
河洛:部分文献用“河洛”代指棋盘,可能源于棋盘纹路的象征意义。
三、补充说明
材质:古代棋盘多用珍贵木材制作,如楸木、象牙等,不同地区有特色(如侧楸枰用324片楸木片编织)。
历史演变:棋盘名称多与文化背景相关,如“忘忧”反映其修身功能,“手谈”体现下棋方式。
以上名称多见于古文献和棋类文化研究,部分如“河洛”等使用频率较低,但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