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作为锦葵科植物,其名称丰富多样,既有古称也有现代常用别称,具体如下:
一、常见别称
蜀葵(学名:*Althaea rosea*)
一丈红(因花茎高约10米,故得名)
大蜀季(山西省朔州市市花)
戎葵、 吴葵、 卫足葵、 胡葵(古代名称)
斗篷花(形容花序形似斗篷)
棋盘花(花序形似棋盘)
麻杆花(茎杆类似麻质)
饽饽团子(地方性称呼)
二、其他名称
暑气花(夏季盛开)
蜀芪花(部分地区称花蕾)
栽秧花(与农事活动相关)
斗篷花(花瓣卷曲如斗篷)
三、原产地与文化背景
蜀葵原产中国四川,因最早在四川被发现而得名。其花期长达6-8月,是夏季代表性花卉之一,民间在端午节期间有种植习俗,故称“端午花”。此外,蜀葵在中医中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等功效,被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等。
四、形态特征补充
蜀葵为二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可达2米,叶近圆形掌状分裂,花呈总状花序,花色丰富(紫、粉、红、白等),果实为瘦果。其花序形态似喇叭,花瓣皱缩卷曲,雄蕊多数,花柱细长。
综上,蜀葵的名称既包含地域特征(如“蜀葵”),也包含形态特征(如“一丈红”“斗篷花”),且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体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