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仔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仔仔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鲁迅都用过哪些名字的人

59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是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其笔名数量众多且用途多样。以下是综合整理的信息:

一、主要笔名及由来

鲁迅

最广为人知的笔名,1918年《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成为其最经典的标识。

豫才

隶属于“周树人”的字,因绍兴方言中“豫山”与“雨伞”谐音,后为避免同学取笑改为“豫才”。

其他常见笔名

包括自树(1918年前)、庚辰(1918年前)、索子(1918年前)、令飞、迅行、风声、巴人、敖者、俟堂、宴之敖者等。

二、其他相关名称

原名:

周樟寿(1881-1936),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

:豫才(与“豫山”谐音得名)。

外号

猫头鹰(钱玄同赠,因静坐沉思形象);

何家干(《申报》杂文使用,源自童年外号“家干”)。

三、笔名数量争议

不同统计口径存在差异,最高达190个,但普遍认可其使用笔名近120个。部分笔名如“鲁迅”因发表作品广泛传播,使用频率最高。

四、笔名功能解析

文学创作:如“鲁迅”用于小说、杂文;“巴人”用于杂文集。

思想表达:如“唐俟”(谐音“堂·吉诃德”)。

身份掩护:部分笔名用于特定社会活动或避免政治风险。

综上,鲁迅通过多样化的名字展现了其作为文学家、思想家与革命家的多重身份,其笔名体系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