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的导弹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系列,涵盖短程、中程、远程及洲际弹道导弹:
一、劳动系列(中程弹道导弹)
劳动-1 - 射程:1300公里,可覆盖日本大部分地区
- 特点:采用1.2吨级弹头,投掷重量大,技术成熟且为现役主力
- 发展背景:仿制苏联飞毛腿导弹,1993年首次试射
劳动-2(舞水端)
- 射程:2500-3000公里,推测可覆盖美国夏威夷
- 特点:公路机动发射,采用6轴卡车底盘,2012年首次公开亮相
- 战术定位:针对美日军事基地的远程打击能力
二、火星系列(中程至洲际弹道导弹)
火星-5
- 射程:300-500公里,1980年代成熟,覆盖韩国大部分地区
- 特点:采用履带式发射平台,是朝鲜早期中程导弹的代表
火星-6
- 射程:1000公里,可打击韩国及日本全境
- 特点:基于苏联飞毛腿-B技术改进,1988年首次研制
火星-8(舞水端)
- 射程:1200-4000公里,高超音速导弹,具备突防能力
- 特点:采用液体燃料,2012年首次公开,射程远超前代型号
火星-16/18
- 射程:1600-2000公里(推测),洲际弹道导弹
- 特点:采用高超音速滑翔技术,2023年首次亮相,射程达1.5万公里,覆盖美国全境
火星-17
- 射程:15000公里,采用高弹道飞行方式
- 特点:2023年首次公开测试,是朝鲜目前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可覆盖美国本土
三、KN系列(短程弹道导弹)
KN-02
- 射程:130-150公里,朝鲜首款固体燃料导弹
- 特点:仿制苏联SS-21,精度高,曾威胁韩国重要军事目标
KN-23/24/25
- 射程:500-1000公里,中程弹道导弹
- 特点:基于飞毛腿技术改进,KN-23为现役主力,KN-25被归类为火箭弹
其他说明
仿制与改进: 朝鲜的“劳动”系列仿制自苏联飞毛腿,而“火星”系列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多代改进。 技术定位
国际对比:部分型号(如火星-17)的技术水平接近中国东风-41,但具体性能细节仍需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