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彩鲜艳的毒蛇
蓝珊瑚蛇(银环蛇) 属于眼镜蛇科,毒液腺延伸至全身,分布于东南亚热带雨林,以树栖为主,夜间活动。
明亮的粉红色蛇
马达加斯加特产,体长可达40厘米,尾部有醒目的粉红色标记。
红尾蚺(Boa constrictor)
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岛屿常见,体长1.8-3米,无毒,以树栖和游泳能力著称。
红射毒眼镜蛇
体色以红至灰色为主,全长70-120厘米,毒性极强,分布于亚洲南部。
二、特色非毒蛇
翡翠树蟒蛇
南美洲热带雨林居民,体长可达1.8米,非毒但门牙巨大,色彩鲜艳。
白化花斑蛇(墨西哥王蛇)
墨西哥象征,红环白底,毒性较低,常被用于医药。
玉米锦蛇
墨西哥湾特产,体长可达1.8米,以红、粉、橘色为主,性情温和且图案多样。
紫灰锦蛇
体背紫铜色,头背部有3条黑色带纹,尾部有马鞍形横斑,分布于圭亚那。
三、其他颜色显著种类
角蝰蛇: 以色列沙漠居民,夜间活动,毒性较强。 莽山烙铁头
眼镜蛇:亚洲常见,前半身可膨大,毒性用于药用。
四、色彩与分布补充
红尾蚺: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岛屿分布,体长1.8-3米。
金环蛇:亚洲平原及山地常见,黄黑相间环纹,毒性用于传统医药。
以上蛇类均因体色特征具有较高辨识度,部分色彩组合在自然界中具有伪装或警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