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历史上曾多次更名,具体如下:
一、安徽定远县
古称与历史沿革 定远县古称“阴陵”“东城”,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九江郡。秦朝设阴陵、东城二县,属九江郡。 - 梁武帝时期:
公元524年,东城、阴陵、西曲阳三县合并为定远郡,县名取“安定边界、收复失地”之意。
民国时期的更名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四川、云南、陕西三省同名,安徽定远县仍沿用“定远”名称。
二、四川定远县(原武胜县)
元至元时期的设置
元至正二年(1285年)置武胜军,后升为定远县,意为“永远安定”。
民国时期的更名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安徽、云南、陕西重复,取元代武胜军名称及境内武胜山,更名为“武胜县”。 - 1927年: 改置附城乡;1939年建中心镇。 三、云南定远县(原定远州) 元至元时期的设置
元至正十二年(1275年)置定远州,后降州为定远县,属云南行省。
明清时期的更名
明洪武年间曾设定远县,后因与安徽、陕西重复,于1914年改为“牟定县”。
四、陕西定远县(原定远厅)
清代时期的设置
清嘉庆七年(1802年)析西乡南24地设定远厅,1913年废厅改称定远县。
民国时期的更名
民国二年(1913年)因与安徽、四川、云南重复,取元代武胜军名称及武胜山,更名为“镇巴县”。
总结
定远县历史上曾先后被称为“阴陵”“东城”“定远”“牟定”“武胜”“镇巴”等名称,多次因行政区划调整而更名。现存的安徽定远县保留了最古老的名称,而其他省份的定远县则因历史原因已不再使用“定远”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