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拥有多个名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东原:
古称“东原”,《尚书·禹贡》记载:“大野即潴,东原厎平”,此为东平得名之始。
东平:
隋唐时改属郓州,唐乾元元年(758年)东平郡被改为郓州,贞元四年(788年)将宿城县更名为东平县,此即“东平县”名称之始。
东平府:
宋代时为东平府。
东平路:
元代设东平路,辖54州县,是东平历史上面积最大、经济最繁荣的时期。
东平州:
明洪武初将其改为府,后降为州。
直隶属州:
清雍正八年(1730年)升为直隶州,十三年降为散州,属泰安府。
此外,东平还有一些乡镇名称,包括:
东平街道:
因驻地坐落于历史悠久的东平县城内而得名。
东平镇:
原为宿城镇,始建于1931年,后更名为东平镇。
接山乡:
地处鲁西南,紧靠县城,东依泰山,西临东平湖,大汶河绕境而过。
大羊乡:
位于东平湖畔,东临泰山,西望水泊梁山。
梯门乡:
位于鲁西南,北靠黄河,南望梁山。
老湖镇:
位于东平湖畔。
旧县乡:
位于东平湖畔。
斑鸠店镇:
地处鲁西南,东临东平湖,西、北靠黄河,南望梁山。
银山镇:
位于八百里水泊遗存水域西部中心地。
戴庙乡:
位于东平湖畔。
商老庄乡:
位于东平湖畔。
新湖乡:
位于东平湖畔。
沙河站镇:
因官方设立传递公文的驿站而得名。
彭集镇:
有东平城南明珠的美誉。
这些名称反映了东平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理特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