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行政划分中曾使用过多个名称,具体如下:
一、古称与历史沿革
夏商至南北朝时期 鲁山县古称 鲁阳
,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的故乡,也是世界刘姓发源地。
汉至隋朝时期
西汉置县后称为 鲁阳县,北魏孝文帝时改为 山北县,隋朝大业十三年(617年)正式定名为 鲁山县,此后名称沿用至清朝灭亡。
二、现代行政划分中的名称
截至2024年,鲁山县下辖:
4个街道: 露峰街道、琴台街道、鲁阳街道、汇源街道 7个镇
15个乡:辛集乡、熊背乡、瀼河乡、瓦屋乡、赵村乡、董周乡、仓头乡、马楼乡、鸡冢乡、背孜乡、磙子营乡、观音寺乡、四棵树乡、昭平台库区乡
三、名称由来说明
"鲁阳":夏商时期县境名称,春秋战国时期为鲁国疆域的一部分。
"鲁山":东汉时期因境东有鲁山而得名,唐代因山北有县而改称。
"露峰街道":因境内露峰山得名,传说与《封神演义》相关。
四、其他说明
部分乡镇名称存在历史演变,如 鲁阳镇原属张店乡,后因发展需要独立设镇。
部分资料将"鲁山"与"鲁阳"视为同一名称的不同表述,但根据历史记载,"鲁阳"是更早的名称。
以上信息综合了历史文献、民政部门数据及地方传说,供全面参考。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