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王”的名称,需结合历史朝代和封号体系进行区分,主要分为皇室亲王和贵族封王两类:
一、皇室亲王(以清朝为例)
礼亲王 - 代善(努尔哈赤次子,清朝初年四大贝勒之一,家族出3位铁帽子王)
- 康亲王杰书(康熙时期,曾平定三藩之乱)
- 恭亲王奕䜣(咸丰、同治、光绪时期)
郑亲王
- 济尔哈朗(努尔哈赤侄子,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 岳托(礼亲王代善长子,清朝初年重要政治人物)
睿亲王
- 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弟,清朝入关功臣)
- 福临(顺治帝)曾封叔父为睿亲王摄政王
其他皇室亲王
- 安亲王岳乐(顺治时期)
- 庆亲王奕劻(乾隆时期,最后一位世袭罔替亲王)
二、贵族封王体系(如清朝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
- 代善、多尔衮、岳托、豪格、硕塞、勒克德浑、福全、允礽、允祉、恭亲王奕䜣、文祥、常宁、隆禧、淳亲王奕䜣、载淳(共12位)
- 特点:世袭罔替特权,通常因军功或政治地位授予
其他重要封王
- 郑亲王济尔哈朗(舒尔哈齐侄子)
- 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
- 庆亲王奕劻(乾隆时期)
三、其他朝代的亲王
汉朝: 始封皇子、诸侯王,无“亲王”称号 魏晋南北朝
明朝:亲王正式名称为“王”,如成亲王、安亲王等
总结
“亲王”名称需结合具体历史背景,皇室亲王与贵族封王有明显区别。若需进一步了解某个特定朝代的亲王体系,可补充说明具体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