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朝的名字,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说明:
一、皇帝年号
清朝共有12位皇帝,其年号如下: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1626)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1626-1643)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1643-1661)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1661-1722)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1722-1735)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1735-1796)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1796-1820)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1820-1850)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1850-1861)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1861-1874)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1874-1875)
清宪宗:
爱新觉罗·溥仪(1875-1912)
二、统治时期国号
清朝在不同时期使用过多个国号:
大金: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时使用(1616-1635)
后金:
皇太极称汗时使用(1616-1636)
大清: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使用(1636-1912)
满洲:
早期部落联盟阶段使用
三、其他名称
女真满洲国:努尔哈赤早期部落政权名称
建州国: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时的临时称呼
大清国:晚期对外文书中的正式称谓
补充说明
清朝的"官方名称"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区分:
草创时期称"大金",入关后改称"大清";
对外签订不平等条约时仍使用"大清",以彰显正统性。此外,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在退位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曾用"满清国"指代其统治时期,但这一称呼未被广泛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