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历史上有许多代表性作品,其名称多与造型、雕刻工艺或产地相关。以下是常见的歙砚作品名称及特点:
一、经典造型类
三足双龙石砚
汉代文物,圆形砚台,盖顶透雕双螭首,底部三足呈熊样纹饰,是汉代石砚的代表性作品,为“汉代起源说”重要依据。
风字形歙砚
唐代代表性砚台,砚面呈箕形,底部双足外撇如“凤”字,米芾《砚史》称其为“风字两足”,造型古朴大方。
眉纹枣心歙砚
宋代名砚,砚面分布8条宛若枣核的眉纹,石质可活动取出,工艺精湛。
蝉形歙砚
明代精品,以蝉首作池、蝉身作堂,连接处装饰荷叶脉络,足部形似乳丁,线条流畅细腻。
二、名家作品类
名家歙砚(江南牧歌)
椭圆形砚台,长约8.5厘米,中央高浮雕卧牛,由当代艺术家巴永成创作,融合传统与现代工艺。
金星砚
唐代名砚,以金星纹为特色,硬度高、耐磨且光亮持久,被南唐后主李煜评为“歙砚甲天下”。
三、工艺特色类
罗纹砚
以细密古犀罗纹、鱼子罗纹著称,金星砚属此类,属歙砚高端品类。
随形卵石纹歙砚
宋代创新造型,模仿自然卵石纹理,体现文人审美。
四、历史文献类
《歙州砚谱》
宋代文献,系统记载歙砚的产地、石品、造型等,是研究歙砚历史的重要资料。
五、地理标志类
婺源龙尾砚
产自安徽婺源,又名龙尾砚,因产自龙尾山得名,与龙尾山古村文化紧密相关。
以上名称和作品代表了歙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成就,既有古代工艺瑰宝,也有现代创新典范。收藏时可通过造型、石质及工艺细节辨别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