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恒星名称丰富多样,既有古代星官体系中的名称,也有现代通用的天体命名方式。以下是主要分类及代表性恒星名称:
一、古代星官体系中的恒星名称
北斗七星 -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 道教称其为“七元解厄星君”,对应斗宿七宫。
二十八宿
-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三垣二十八宿
- 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 二十八宿包含上述七宿,此外还有四象(四帝座):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二、现代通用恒星名称
常见中文恒星名
- 天狼星(Sirius)、织女星(Vega)、天津四(Deneb)、大角星(Arcturus)、老人星(Capella)等。
星座对应恒星
- 天狼星:大犬座α
- 织女星:天琴座α
- 天津四:天鹅座α
- 大角星:牧夫座α
- 老人星:仙后座α。
三、其他特色名称
北极星: αUma(小熊座) 勾陈一
五车二:αCassiopeia(仙后座)
南门二:αCentaurus(半人马座)。
四、补充说明
恒星名称多与文化背景相关,例如“天津四”因形状似天津之眼得名,“织女星”源于神话传说。现代天文学中,恒星多以希腊字母(如α、β、γ)或星座名称表示,但中文名称仍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