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是一种具有多重名称的植物,其别名因地区、用途和植物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综合整理如下:
一、常见别名
刺梨子 因果实表面有尖锐刺状突起,形似梨而得名。
山石榴
部分地区将果实称为“山石榴”,与石榴科植物相关但属不同属。
糖罐子
客家人及部分地区的老人称其为“糖罐子”,因其含糖量较高。
强肾果
个别地方言或传统称呼,强调其滋补作用。
二、其他名称
金樱、 金婴子、 金罂子: 因果实颜色或形态特征得名。 刺榆子
灯笼果:少数地区因未成熟时形似灯笼而得名。
三、科属与分布
金樱子为蔷薇科植物 Rosa laevigata Michx.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广东、江西、浙江、广西、江苏等地,适应性强,可生于荒坡、灌木丛等环境。
四、食用与药用价值
食用:可生吃、炖汤或泡酒,果皮和种子含天然糖分,具有甜味。
药用:果实和花朵均入药,具有收敛固涩、固精止遗等功效。
综上,金樱子的名字丰富多样,既有形象描述(如刺梨子、糖罐子),也有地域性称呼(如强肾果),反映了其广泛的分布和实用价值。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