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式调性的名字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涵盖西方音乐和传统音乐理论:
一、西方音乐中的调式分类
大调式
- 特点:主音与第三级音为 大三度(如C大调:C-E),整体音阶明亮、积极。
- 表现形式: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
小调式
- 特点:主音与第三级音为 小三度(如A小调:A-C),整体音阶阴郁、柔和。
- 表现形式: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民族调式
- 中国传统音乐常用,如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和七声调式(清乐、燕乐等)。
- 例如:C宫调(1=C)、D商调(2=D)等。
二、调式变音体系
自然调式
- 无调式变音,如C自然大调、G自然小调。
和声调式
- 在自然调式基础上,将第六级或第七级音降低半音(如C和声大调:C♭-E)。
旋律调式
- 在自然调式基础上,将第六级、第七级音根据演奏方向调整(上行升高、下行还原)。
三、其他特殊调式
教会调式(七声调式)
- 包含洛克利亚调式(自然大调7级)、弗利几亚调式(自然大调3级)等12种模式。
中古调式
- 早期音乐理论中的调式,如伊奥尼亚调式(自然大调)、多利亚调式(自然大调2级)等。
四、调式名称的构成
调式名称通常以“调号+调式类型”表示,例如:
C大调(自然大调)
G♭小调(和声小调)
D♭m小调(旋律小调)
总结
调式调性的名字需结合调号、调式类型及演奏风格综合判断。同一调号下可能存在多种调式(如C调可包含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而民族调式则具有独特的音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