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游防疫需从出行前、旅行中、回家后三个阶段综合防护,具体措施如下:
一、出行前准备
了解目的地防疫政策 通过国家卫健委官网或当地卫生部门渠道,确认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等级及防控措施,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区或疫情报告地区。
规划行程与交通
- 选择近距离短途游,优先选择通风良好的景区,并提前通过预约平台购票,避开高峰时段。
- 乘坐交通工具时,优先选择座位靠窗或靠过道的位置,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使用有空气阀的口罩)。
物资准备
- 基础防护:口罩、免水洗手液、消毒湿巾、酒精棉球等。
- 特殊需求:儿童专用口罩、退烧药、晕车药、防蚊驱虫用品等。
二、旅行中注意事项
规范佩戴口罩
- 人群密集场所(如景区、交通工具)全程佩戴口罩,户外空旷处可短暂摘除。
- 正确佩戴方式:白色面朝外,深色面朝内,避免佩戴时接触口鼻。
保持社交距离
- 排队等候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拥挤场所扎堆。
- 聚餐时使用公勺公筷,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
- 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咳嗽打喷嚏用肘部或纸巾遮挡。
- 入住酒店后及时开窗通风,勤洗手并使用消毒剂。
健康监测与防护
- 出行前7天内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者避免出行;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减少非必要活动。
- 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并隔离观察。
三、回家后防护
及时消毒与休息
- 回到家后更换衣物,对随身物品、交通工具及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增强免疫力。
关注健康状况
- 减少聚集性活动,监测自身健康,若接触疫区人员后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特殊场景补充说明
境外旅行: 需提前接种黄热病疫苗(前往黄热病流行地区);遵守当地防疫规定,避免接触病媒生物。 流感季节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