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旅游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
深入开展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革命文物的重要作用。
加强系统保护,夯实革命文物工作基础,做好统筹规划,合力推进革命文物连片保护。
坚持守正创新,提升革命文物整体展陈水平。
提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发展水平
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和游客接待能力,提升红色旅游服务质量。
注重体现红色底色、地方特色,利用声光电、视频影像、演艺等现代化手段,全面直观地再现历史场景,让游客获得沉浸式的体验。
深化“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加快提升功能融合、要素融合、业态融合、区域融合水平,推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建设。
开发特色性强、参与性强的旅游体验项目,推动红色旅游与科技、演艺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红色动漫、红色音乐、红色影视等业态。
推动红色旅游智慧化发展,推广红色旅游新技术应用优秀案例。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各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多举措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探索创新“红色+”旅游新业态。
例如,让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让红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取得了积极成效,融合效应正持续释放。
具体实践案例
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史料最全的纪念渡江战役历史专题场馆,通过开馆至今累计接待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体现了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成效。
通过以上措施,中红旅游可以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还能提升旅游体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议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融合方案,推进红色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