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就业形势分析
行业地位及现状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产业定位日趋清晰。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至1978年以前的二十多年间,我国的旅游工作一直属于民间友好往来的范畴,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一条重要渠道。1978年至1985年间,我国旅游行业处于起步阶段,逐渐由政治接待型向经济事业型转变。近期发布的《2014-2018年旅游业发展报告》显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的就业以及整个城市人文环境的宣传贡献巨大,并在城市国家的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新一代游客(如90后、00后)的崛起,定制旅游产品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保持增长,推动旅游预订方式的转型和旅游产业的迭代升级。旅游规划师不仅可以在旅行社、旅游在线平台工作,还可以在研学旅行社、旅游相关的培训咨询公司或开设个人的旅行工作室等。
职业发展空间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内或新加坡的品牌旅游企业如外资旅行社、国际旅行社、高星级外资酒店、旅游景区以及其它旅游企业就业,就业岗位涉及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风景区管理、会展旅游管理、餐饮管理、休闲娱乐管理、旅游行政管理等多个方向。
薪资水平
持有旅行规划师证书的人员在旅游行业中更容易受到认可,通常薪资水平高于平均水平。
行业挑战
尽管旅游行业就业形势总体向好,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旅游管理者的待遇在管理层中算较高,但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够的情况。此外,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旅游企业也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这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就业率的对策
从政府工作部门、学校、学生、旅游企业和社会的角度分析,可以通过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旅游企业也应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旅游行业的就业形势整体向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职业发展空间广阔,薪资水平较高。然而,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率,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