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及周边地区分布着多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墓群,以下是主要古墓名称及特点的整理:
一、清代及近现代古墓
阎维家族墓 - 位于张掖市高台县罗城镇,清代提督阎维(1691—1762)家族墓地,201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墓地包含碑楼、阎维碑及8座墓葬,碑楼高4.5米,墓碑碑身1.98米高,是研究清代河西地区丧葬礼俗的重要实物资料。
双墩滩墓群
- 位于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汉代墓葬群,199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范围约30万平方米,出土陶器、狩猎画像砖等,对汉晋时期历史、文化研究有重要价值。
王什寨墓群
- 位于民乐县新天乡大王庄村西北,面积约40万平方米,包含50余座圆丘形封土堆和砖室墓。 - 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永固城墓群
- 位于民乐县永固乡永固城村西,俗称“大疙瘩”,封土堆11座,残高5-10米。 - 与砖包墩墓群共同构成汉-古和河西汉代墓葬群,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砖包墩墓群
- 位于民乐县李寨乡菊花地村北,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地表散见大量子母砖。 - 与永固城墓群相邻,是汉代墓葬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甲子墩墓群
- 位于甘州区碱滩镇,面积1350万平方米,已发掘20余座墓葬。 - 出土陶器、木马、铜弩机等器物,是汉至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埋葬制度研究的珍贵资料。
二、其他重要古墓
临泽古墓群:
位于蓼泉镇,包含两汉、魏晋、西夏、元、明时期的400余座墓葬,分布面积33.75平方公里。 2008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为全国最大中文音频网络门户发现的罕见古墓群。
三、历史价值与保护
上述古墓群均被列为省级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文物涵盖陶器、陶俑、兵器等,对研究甘肃地区古代历史、文化、丧葬制度及民族融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部分遗址如大佛寺、镇远楼等还与著名古迹共同构成张掖独特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