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品种繁多,不同地区和养殖方式形成了多种特色品种。以下是常见的对虾品种名称及特点:
一、按产地和养殖方式分类
基围虾(刀额新对虾) - 俗称“花虾”“虎虾”,是人工养殖最广泛的品种,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肉质鲜嫩且价格亲民。
日本对虾(斑节对虾)
- 以9条白色横带为特征,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海域,肉质松软易消化,被誉为“海虾中的爱马仕”。
墨吉对虾(大白虾)
- 体表呈淡淡腮红,煮熟后不变红,分布广泛且抗逆性强,适合多种烹饪方式。
罗氏沼虾(泰国虾)
- 肉质细腻、富含蛋白,原产泰国,现广泛养殖于亚洲及全球市场。
南美白对虾(凡纳滨对虾)
- 适应性强,可耐盐碱,是重要的经济虾类,主要用于出口。
二、其他特色品种
长缝拟对虾(剑虾): 产自广东、福建,肉质细嫩无骨刺,适合生吃或清蒸。 褐虎对虾(黑虎虾)
印度明对虾:高蛋白低脂肪,适合适量食用。
大斑节虾:野生的日本对虾,价格昂贵,肉质松软易消化。
三、形态特征辅助区分
额角齿数:日本对虾额角8-10齿,基围虾6-9齿。
外壳颜色:罗氏虾腹部游泳肢呈鲜红色,基围虾体表淡棕色。
体型大小:基围虾体长7.5-16厘米,日本对虾可达15厘米以上。
四、常见误区
"死虾泛红"与"活虾不变红":墨吉对虾煮熟后仍保持白色,属优质品种。
价格与品质:基围虾因养殖成本低,价格较低;日本对虾因养殖难度大,价格较高。
以上品种可根据需求选择,例如基围虾适合日常食用,日本对虾和墨吉对虾适合高端市场,罗氏沼虾则多用于出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