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战争名称及要点如下:
一、先秦时期
涿鹿之战 时间:
上古时期
人物:炎黄二帝斗蚩尤
结果:炎黄二帝取胜,黄帝被尊为始祖。
鸣条之战 时间:
夏末
人物:商汤伐夏桀
结果:商朝建立,夏朝灭亡。
牧野之战 时间:
商朝末期
人物:周武王伐纣
结果: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典故包括“临阵倒戈”。
长勺之战 时间:
春秋时期
人物:曹刿
结果:鲁国以弱胜强取胜,典故为“曹刿论战”。
二、战国时期
桂陵之战 时间:
公元前354年
人物:齐国孙膑
结果:齐国大败魏军,生擒庞涓,奠定“围魏救赵”战术。
马陵之战 时间:
公元前341年
人物:齐国孙膑
结果:齐国设伏歼灭魏军主力,典故为“马陵道伏击”。
官渡之战 时间:
东汉末年
人物:曹操攻打袁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取胜,奠定统一北方基础。
淝水之战 时间:
公元383年
人物:东晋谢安、谢玄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苻坚,典故为“以逸待劳”。
三、秦汉时期
楚汉之争 时间:
公元前206年-前202年
人物:项羽、刘邦
结果:刘邦在垓下之战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彭城之战 时间:
公元前202年
人物:刘邦、项羽
结果:项羽以少胜多大胜刘邦,但最终乌江自刎。
四、其他重要战役
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击败秦军主力。
七国之乱:汉景帝时期诸侯叛乱,非传统战争。
八王之乱:西晋时期皇族内战。
常考战争特点
战术典范:如桂陵、马陵的“围魏救赵”,淝水的“以逸待劳”。
历史意义:牧野之战奠定周朝统治,官渡之战奠定三国鼎立。
以上战役常作为历史考试重点,建议结合时代背景、主要人物及战略战术综合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