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地雷的名称,综合历史资料和搜索结果,主要涉及以下两种:
一、英国“蓝孔雀”核地雷
正式名称 :战术核地雷(Atomic Bombardment Mine),代号“蓝孔雀”(Blue Peacock)。特点
- 以英国核弹“蓝色多瑙河”(Blue Danube)为蓝本设计,采用自由落体核弹原理,爆炸当量达1万吨TNT。
- 重7.2吨,全钢制外壳,配备有线遥控或定时装置,设计用于西德北部平原阻滞苏军坦克集群。
- 因低温环境可能失效,后通过用鸡传递热量(理论方案)解决引信触发问题。
二、美国“小魔王”核地雷
正式名称:
山脉型核地雷(Mountain Mine),简称“小魔王”。
特点
- 体积小巧,重量仅40公斤,士兵可背负携带。
- 当量约10吨TNT,爆炸后形成直径90米、深20米的弹坑,主要用于破坏军事设施和装甲集群。
其他相关名称
“鸡驱动核弹”:
英国“蓝孔雀”因需用鸡传递热量引信而得名,但此名称更多是戏称而非正式名称。
总结
核地雷的命名多与研制背景、功能或代号相关。英国“蓝孔雀”强调其核弹改进来源,而美国“小魔王”则突出其便携性和破坏力。冷战期间,这类武器因技术限制和战略需求,常伴随荒诞设计,如“鸡驱动核弹”等趣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