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宇宙中的命名体系,可以从天体类型和天体系统两个维度进行说明:
一、天体类型命名
恒星 太阳、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南门二(Southern Cross)、织女星(Vega)等。
特殊命名多基于亮度(如金星)、颜色(如土星)或位置(如半人马座α星)。
行星
太阳系内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矮行星如冥王星(现归类为矮行星)。
卫星
月球(地球卫星)、木卫一(木星卫星)、土卫六(土星卫星)等。
小行星
谷神星(Ceres)、灶神星(Vesta)、智神星(Pallas)等。
彗星
哈雷彗星(Halley's Comet)、海尔-波普彗星(Halley's Comet)等。
星系
银河系、仙女座星系(M31)、大麦哲伦星云(NGC 1346)等。
星云
猎户座星云(Orion Nebula)、蟹状星云(M1)、马头星云(M2)等。
二、天体系统命名
太阳系
包含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及卫星等。
银河系
我们所在的星系,包含数千亿颗恒星,直径约10万光年。
仙女座星系
距离银河系约250万光年,是银河系最亮的卫星星系。
三、其他常见名称
宇宙: 广义指时空整体,狭义指地球大气层外的空间。 九天
以上名称多由科学家根据观测特征或神话传说命名,部分名称如“半人马座α星”包含星座信息。随着天文学发展,新天体不断被发现并赋予新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