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仔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仔仔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大鼎文物有哪些名字

59

关于“大鼎”这一文物类别,不同历史时期的器物存在多种命名方式,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主要名称及特点:

一、商代至西周时期

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 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商后期青铜礼器,重832.84公斤,曾以“司母戊”为铭文,后经研究改为“后母戊鼎”。

大盂鼎

- 西周康王时期文物,189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重153.3千克,是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礼器,与毛公鼎、大克鼎并称“海内三宝”。

大克鼎

- 西周晚期文物,189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重201.5千克,曾与小克鼎等组成“膳夫克”礼器套装。

四羊方尊

- 商代晚期礼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重34.5公斤,以四角卷角羊头造型著称,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二、其他重要青铜鼎

子龙鼎:

商代青铜器,重230公斤,1939年出土于河南辉县。

铸客大铜鼎(楚大鼎):战国时期楚国礼器,重400公斤,1979年出土于安徽寿县。

武王墩“99号大鼎”:战国楚墓出土,口径89厘米,是迄今发现的战国最大青铜鼎。

三、其他名称与争议

淳化大鼎:西周青铜器,重226公斤,因器腹三个半圆形耳饰得名“西周兽面纹五耳鼎”。

海内三宝:指大盂鼎、毛公鼎、西周大克鼎,均出土于陕西。

四、特殊命名现象

部分器物因出土背景或纹饰特点有独特名称,如:

中妇鬺鼎:西周青铜礼器,铭文“中妇鬺鼎”,现藏于台北故宫。

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曾展出子龙鼎、大盂鼎等。

总结

“大鼎”作为礼器中的核心器物,其命名多与出土时间、铭文、用途或展览主题相关。上述名称反映了不同时期青铜器文化的特点,既有历史文献的记载,也有考古研究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