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现存的佛塔主要有以下几种名称和特点:
一、莫尔佛塔(莫热墩)
地理位置 位于喀什市东北约30公里处,古玛塔格山沙丘上,背靠群山,面向荒野,与汗诺依古城隔河相望。
历史价值
是新疆已知最早的佛教遗址之一,建于唐代,距今1000多年。最初被误认为古代烽火台,后经文物普查确认为佛寺遗址。
建筑特征
由卵圆形土塔和覆阗形高台构成,土塔高12米,三层方座,佛龛痕迹可辨。
二、楼兰佛塔
地理位置
位于罗布泊西岸楼兰古城东部,距今约1700年。
建筑特征
塔基方形,每边长约19.5米,塔身为圆柱形,残高10.4米,形制与印度窣堵波相似,用于供奉佛舍利和经卷。
三、阿图什莫尔佛塔
地理位置
位于阿图什市区东北16公里恰克玛克河古河床北岸。
历史价值
是阿图什地区重要的佛教历史证据,现存倒斗形高台和废塔,高约11米,底宽23.5米。
四、其他相关遗址
热瓦克佛寺: 新疆现存唯一十字形佛塔,与莫尔佛塔并称“新疆两座千年佛塔”,但具体位置未明确提及。 苏巴什佛寺
总结
新疆佛塔名称多源于当地对烟囱的俗称,如“莫尔”(维吾尔语意为烟囱)。不同佛塔反映了新疆佛教发展的多元性,从早期的印度风格到融合中亚元素的犍陀罗风格,展现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