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刘宋共有九位皇帝,其名字及主要事迹如下:
一、宋武帝刘裕(363-422年)
庙号:高祖
谥号:武皇帝
主要成就:建立南朝宋,统一南方,推行抑制豪族政策,开创“永初”年间经济基础。
二、宋少帝刘义符(406-424年)
庙号:无
谥号:无
主要事迹:宋武帝长子,因荒废朝政被权臣徐羡之、谢晦废黜,19岁被杀。
三、宋文帝刘义隆(407-453年)
庙号:太祖
谥号:文皇帝
主要成就:元嘉之治期间整顿朝政,开创江南经济繁荣,但因北伐失败被弟弟刘义隆弑杀。
四、宋武帝刘裕之子(刘义隆、刘劭、刘骏)
刘义隆:元嘉之治(424-453年)
刘劭:奢侈荒废,被舅舅刘义真联合北魏攻杀(454-464年)
刘骏:孝武皇帝(430-464年),开创刘宋中期稳定局面。
五、宋孝武帝刘骏(430-464年)
庙号:孝武帝
谥号:景皇帝
主要成就:平定卢循之乱,加强中央集权,但因迷信方术导致朝政混乱。
六、宋明帝刘彧(439-472年)
庙号:太宗
谥号:明皇帝
主要事迹:开创“泰始”年间政治改革,但被长子刘昱废黜,15岁被杀。
七、宋后废帝刘昱(466-477年)
庙号:无
谥号:废
主要事迹:凶狠残暴,导致朝政进一步混乱,被萧道成废黜。
八、宋准(467-479年)
庙号:顺皇帝
谥号:恭皇帝
主要事迹:名义为帝,实权掌握于萧道成,被迫禅位于北魏。
九、宋少帝刘义康(453-459年)
庙号:无
主要事迹:元嘉帝被弑后继位,但因宠信奸臣彭城王刘义康导致朝权外移,最终被北魏俘虏。
补充说明
刘义府(406-424年):宋武帝长子,因参与徐羡之政变被废,后死于非命。- 刘绍(424-453年):元嘉帝长子,因参与诛杀刘义隆政变被处决。- 刘军(430-464年):孝武帝长子,因参与政治斗争被处决。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份史料,涵盖南朝刘宋从建立到灭亡的主要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