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竹刻艺术以徽州竹雕和广德竹刻为代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主要分类及代表名称:
一、主要流派与代表名称
徽州竹雕 - 与徽州砖雕、木雕、石雕并称“徽雕四绝”,以毛竹为原料,采用刀代笔的技法,刻绘历史典故、山水风光等图案。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为黄山市徽州区手艺人洪建华。
广德皖南竹刻
- 采用留青雕刻技法,保留竹子表面竹青作画,故称“留青竹刻”。广德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该技艺2017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为赵耀祥。
二、其他相关类别
扇骨竹刻: 将竹刻技艺应用于折扇,属于皖南竹刻的细分品类,强调工艺与实用性的结合。 竹简雕刻
三、地理分布与历史背景
徽州竹雕:发源地黄山市徽州区,历史可追溯至清代,现由竹溪堂徽雕艺术有限公司等机构传承保护。
广德竹刻:位于宣城市广德市,由浙江移民传入,150余年来持续发展,形成独特地域风格。
四、代表性传承人
黄山市:洪建华(项目编号05-2620)
广德市:赵耀祥
以上分类综合了技艺特点、历史地位及传承情况,涵盖安徽竹刻的主要代表形式。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