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头怪甲龙
特点:蒙古戈壁沙漠发现的完整头骨化石,头骨形似带骨甲的牛头,脑壳原始且具甲龙科特征。
分类:新属新种甲龙类恐龙,生存于上白垩统。
二、异特龙(跃龙/异龙)
特点:晚侏罗纪肉食性恐龙,体长8.5-9.7米,体重1.5-3.6吨,以围攻大型猎物著称。
发现:中国宜宾市马鸣溪渡口发现化石。
三、三角龙
特点:晚白垩纪代表性化石,头部长有巨大角状突起,是角龙科中体型最巨型的恐龙。
四、霸王龙(雷克斯暴龙)
特点:白垩纪末期顶级掠食者,体长可达11.5米,体重约4-7吨,牙齿和爪子极为锋利。
五、剑龙
特点:侏罗纪草食性恐龙,背部覆盖骨质板与尖刺尾巴,体长7-9米,高2.35-3.5米。
六、甲龙类(兽纹华夏胄龙)
特点:中国本土发现的新物种,属甲龙科,甲片覆盖身体,与剑龙同属鸟臀目。
补充说明
命名争议:部分恐龙存在多个名称,如霸王龙与雷克斯暴龙为同一物种的不同译名。
分类地位:恐龙作为鸟类祖先,其分类体系仍在研究中,部分群体(如甲龙类)存在争议。
以上恐龙因化石发现较少、形态特征独特或生存年代久远,故被归为稀有类别。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