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商时期
校 夏代学校名称,用于祭祀礼仪和基础教育。
庠
殷商时代学校名称,与“序”并称,是地方教育机构。
序
周代早期学校名称,后与“庠”合称“庠序”,泛指学校。
二、西周至春秋时期
辟雍
西周天子设立,以礼乐教育为核心,建筑形似璧玉,是周朝三大学宫之一。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官办学术机构,以自由讨论著称,被誉为“世界第一所大学”。
鸿都门学
东汉时期皇家文学艺术学校,是中国最早的艺术类高等学府。
三、秦汉时期
太学
西周至汉代中央最高学府,教授“六艺”,汉代规模扩大。
左学
汉代太学别称,后改为太学。
四、其他特殊机构
白鹿洞书院
南宋书院代表,与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应天府书院
宋代中央官学,后改为河南大学前身。
京师大学堂
清末维新派创办,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前身。
五、其他名称
东胶(东序): 商代地方教育机构 泮宫
灵台学府:东汉时期曹操设立,后改为太学
这些名称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理念,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辟雍的“璧环”设计象征礼乐和谐,稷下学宫的“齐鲁风范”则体现了学术自由的精神。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