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糖果种类丰富,不同地区和时期有代表性产品,以下是综合多个史料整理的主要种类及名称:
一、传统麦芽糖类
饴糖/饧
古代最基本的糖类,由麦芽、大麦或糯米制成,分为块状(饧)和稀状(饴)。《诗经》中已有记载,是最早的人工糖类。
李环饧
唐代洛阳出现的用砂糖、香料和牛乳熬制的乳糖糖果,因制糖人李环得名,广受民众喜爱。
石蜜
汉代发明的甘蔗糖,呈冰状固体,类似现代糖果,但流传范围有限。
二、特色糖果类
糖画
以糖为原料,通过吹、捏、倒画等手法制成人、动物等造型的立体或平面糖果,是民间传统手工艺。
葱糖
以麦芽糖和葱为主要原料,兼具甜味与葱香,是地方特色糖果。
银丝糖
细长如丝的糖制品,由麦芽糖和白糖混合熬制,口感酥脆。
柿霜糖
以柿子提取物熬制,口感细腻,甜度适中。
三、其他创新品类
糖缠/斗糖
包括“狮仙斗糖”(糖缠)和“斗糖龙缠”,以糖为原料制成人物或动物造型,常用于宴席陈设。
嵌字豆糖
在糖中嵌入文字或图案,兼具食用与艺术价值。
四、功能性糖果
乳糖糖
唐代出现的用牛乳与糖熬制的糖果,营养价值较高。
茯苓饼
以茯苓为馅料的糕点,兼具甜食与药用价值。
五、节日特色糖品
四色喜糖
传统婚礼中象征四季的糖果组合,包括冰糖、冬瓜糖、橘糖和龙眼。
总结
古代糖果以麦芽糖为核心原料,随着技术发展逐渐多样化。从最早期的饴糖到工艺复杂的糖画、糖缠,再到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糖制品,反映了古代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