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簧”名字的来源,综合不同资料可归纳为以下两种解释:
一、两种乐器的名称
双簧管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属于簧片乐器,因双簧片振动发声得名。这种乐器因双簧片结构特点而得名,与曲艺形式“双簧”无直接关联。
二、曲艺表演形式
双簧是北京曲艺的代表形式,由一名演员表演动作,另一名演员在幕后说唱配合,形成“一人演、一人唱”的默契配合模式。其名称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双”的含义:
最初指两种乐器(如双簧管),后演变为形容两人配合默契;
“簧”的含义:
指曲艺中使用的“簧片”或“唱腔”。
为与京剧的“二黄”相区别,19世纪末将“黄”字加竹字头,形成“双簧”。
补充说明
表演特点:双簧强调“以动衬静”,通过前台动作与后台说唱的对比产生幽默效果;
历史演变:该形式形成于清代中叶,最早见于“全堂八角鼓”表演,后逐渐发展为独立曲种。
综上,“双簧”既包含乐器名称,也是独特的曲艺表演形式,两者名称的“双”字均源于“双簧片”或“两人配合”的意象。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