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目前无法提供所有星云的名称。星云的命名涉及多种分类体系,且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不断有新发现。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信息:
一、按物理状态分类
暗星云 无自身光源,通过吸收和散射背景光形成,如猎户座大星云。
反射星云
由恒星辐射的光线穿过星际介质形成,如猎户座三裂星云。
发射星云
含电离气体,因电子跃迁发射特定波段光,如天鹅座北美洲星云(NGC 7000)。
二、按形成机制分类
原恒星星云
新生恒星周围的物质凝聚区,如分子云。
超新星遗迹
超新星爆发后残留的气体云团,如蟹状星云(M1)。
行星状星云
恒星演化晚期抛出的外层气体形成的环状结构,如猎户座大星云。
三、常见星云名称示例
银河系内星云
- 蟹状星云(M1)
- 雪花星云(NGC 6581)
- 莲花星云(NGC 6789)
银河系外星云
- 马头星云(IC434)
- 心脏星云(IC-1805)
- 鹰状星云(NGC-6611)
其他特殊类型
- 超新星遗迹: 蟹状星云(M1) - 行星状星云
- 暗星云:三叶星云(M20)
四、命名来源
星云名称多来源于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发现者或研究机构。例如:
马头星云因形状酷似马头得名;
猫眼星云因中央明亮区域形似猫咪眼睛;
鹰状星云因形状类似希腊神话中的鹰。
五、补充说明
由于星云数量庞大且不断有新发现,上述名称仅涵盖常见类型。若需具体研究某类星云(如行星状星云或超新星遗迹),可进一步细化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