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作为山东半岛的标志性山脉,其名称演变和地理特征可归纳如下:
一、历史名称
牢山 崂山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牢山”,是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
劳山
汉代文献中曾用“劳山”指代崂山,强调其作为劳动山川的属性。
鳌山
部分古籍记载崂山为“鳌山”,可能与山形似鳌有关。
二、其他相关名称
二劳山: 唐代李贤《后汉书注》将崂山分为“大劳山”和“小劳山”,合称“二劳山”,现北部仍保留“大崂”之称。 辅唐山/鳌山
三、现代名称与行政区划
崂山风景区:是青岛市辖区,包含太清宫、仰口、北九水等七大游览区,主峰为巨峰(崂顶)。
崂山区:青岛市代管县级市,范围覆盖崂山风景区及周边区域。
四、地理特征补充
崂山主峰巨峰海拔1132.7米,是山东半岛最高峰,拥有“海上第一名山”称号。其景观包括“云海奇观”“巨峰火球”(夏季)和“银峰晶挂”(冬季)等自然奇观,与道教文化融合形成独特景观体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