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用名字主要侵犯以下权利:
一、核心权利:姓名权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冒用名字的行为直接违背了这一权利,具体表现为:
未经同意使用他人姓名 未经授权擅自以他人名义实施活动,如冒用他人姓名上学、就业或从事商业活动。
干涉他人姓名决定权
干预他人变更姓名的行为,如擅自为未成年人改姓。
二、衍生权利:名誉权与隐私权
名誉权
冒用名字可能损害他人声誉,例如通过虚假身份获取荣誉或利益。
隐私权
未经同意使用他人姓名可能暴露个人隐私信息,如医疗记录、社交关系等。
三、其他相关权利
名称权(针对法人等组织): 个人冒用企业名称可能同时侵犯企业名称权。 反不正当竞争权
四、法律救济途径
民事责任 可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刑事责任
若冒用行为涉及诈骗、虚假诉讼等犯罪,可能触犯《刑法》。
五、特殊场景补充
教育领域: 冒用他人姓名上大学不仅侵犯姓名权,还可能涉及《民法典》中关于监护权、教育权等特殊规定。 商业领域
综上,冒用名字的核心侵权行为是姓名权侵权,但可能同时涉及名誉权、隐私权等,需根据具体情节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