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苘麻
别称:小蓟草、刺儿菜
特点:根入药,具有祛痰止咳、消肿解毒、预防夜盲症等功效,常被误认为杂草。
二、 小蓟(刺儿菜)
别称:刺儿草、小蓟草
特点:根、叶可入药,主治热毒壅盛、出血证,兼具清热解毒与凉血止血作用。
三、 苍耳
别称:苍耳子、老苍子、刺八裸
特点:全株入药,可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但果实带刺易粘附衣物。
四、 荆芥
别称:刺荆、荆芥花
特点:叶背有细密绒毛状突起,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
五、 刺蒺藜
别称:平肝蒺藜、刺蒺藜科植物
特点:茎、果实带刺,性平,可平肝潜阳、疏肝解郁、祛风止痒,果实含皂苷类成分。
六、 两面针
别称:叶刺草、七叶一枝花
特点:叶片两面生针状突起,消肿化瘀、清热解毒效果显著,常用于跌打肿痛。
七、 刺天茄
别称:毒茄、刺果茄
特点:果实圆润带刺,含生物碱,具有镇痛、止咳作用,但需谨慎使用以防中毒。
八、 构骨
别称:刺槐、槐刺
特点:灌木植物,叶、果、根茎均入药,可治疗妇科疾病、腹泻等。
九、 鬼针草
别称:毒针草、挂刺草
特点:冬季结果,果实带黑色小刺,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瘀,但易勾挂衣物。
十、 皂角刺
别称:皂角针
特点:皂角科植物皂角的干燥刺,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功效。
注意事项:
1. 部分植物如苍耳、荆芥等需遵医嘱使用,避免过量或误用;
2. 野生植物可能存在毒副作用,建议确认安全后再采摘;
3. 若被刺伤,应及时清洗并消毒,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