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品种众多,根据分布类型可分为河流型水牛和沼泽型水牛两大类,以下是主要品种的整理:
一、中国本土品种
魔拉水牛 印度饲养数量最多的乳用水牛品种,1957年引入中国。特点包括屠宰率高(53.7%)、耐粗饲、抗病性强,适合圈养和育肥,成年牛体重可达1500斤。
德昌水牛
四川凉山特产,背腰平直、尾根粗壮,是著名的优良高原地方品种。母牛3岁配种,三年两胎,肉质细嫩、耐粗饲。
槟榔江水牛
云南腾冲县特色品种,乳、肉、役兼用,历史超过两百年。体型中等,角多呈螺旋形,皮薄油亮。
海子水牛
苏北沿海地区培育的役用水牛,以耐粗饲、挽力强著称。头部略大,蹄质致密,毛色以石板青为主。
东流水牛
安徽沿江滨湖地区特产,肉质细嫩、色泽鲜润,兼具役用与食用价值。
富钟水牛
四川凉山地区品种,皮毛光滑,颈下有白色毛圈,适应性强。
兴隆水牛
海南特色品种,体型健壮,耐热耐湿,适合热带气候养殖。
新安江水牛
安徽黄山地区发现的新品种,体型中等,役肉兼用,但数量近年有所下降。
二、其他重要品种
尼里-拉菲水牛(简称尼里牛):巴基斯坦主流乳用水牛品种,占全国饲养量的70%以上,原产拉菲河与尼里河。
意大利水牛: 原产意大利,中国2007年引入冻精进行杂交改良。 拉菲水牛
三、分类补充
地理分布:
河流型水牛(如魔拉、尼里牛)主要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意大利及地中海地区;
沼泽型水牛(如上海、海子水牛)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
应用特点:
乳用水牛以泌乳量、肉质为优(如魔拉、海子水牛);役用水牛则以耐力、挽力见长(如东流水牛、富钟水牛)。
以上品种可根据具体需求(乳用/役用)进行选择,同时需结合当地气候、饲养条件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