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的名字种类繁多,根据来源、加工方法和功效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来源分类
野山参 产自山林的天然人参,属稀有品种,具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等功效。
园参
人工栽培的参类,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可进一步加工为生晒参、白参(糖参)、红参等。
林下山参
生长在林下的野山参,药效与野山参相近但产量较低。
二、按加工方法分类
生晒参
新鲜园参经沸水浸烫后晒干,保留较多活性成分,功效与野山参相似但作用较弱。
白参(糖参)
园参浸糖汁后晒干,补气作用较弱,适合体质较弱者。
红参
园参蒸熟后晒干或烘干,性微温,补气力强,适合气虚较重者。
三、常见品种
人参: 主产吉林,性微温,补气安神 西洋参
党参:桔梗科植物根部,性平,补脾肺气
太子参:石竹科植物块根,性平,补气健脾
高丽参:朝鲜特产,性微温,与吉林参功效相近
丹参:活血化瘀,凉血消痈,主治心血管疾病
玄参:清热燥湿,润燥生津,多用于阴虚火旺
沙参: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四、其他特殊名称
林下参:生长于林下的野山参
花旗参:西洋参的别称
红参:蒸熟后晒干的人参
总结
参类名称因来源、加工方法和功效差异较大,需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例如,气虚体弱可选人参、红参;气阴两伤可选西洋参;清热燥湿需玄参、沙参等。用药前建议咨询中医师,避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