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作为中国道教名山,拥有众多称号和别称,主要来源于其宗教地位、自然景观及历史价值。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主要称号及说明:
一、核心宗教称号
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茅山被道教尊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与浙江普陀山(第一福地)、山西五台山(文殊山)等齐名,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核心地位。
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
源自《太元内传》对金陵地肺山(即茅山)的描述,因其“土良水清”得名“华阳洞天”,后因地位显赫成为“秦汉神仙府”,唐代梁唐时期多位宰相在此任职,故称“梁唐宰相家”。
二、自然与地理特征
三茅山总称
茅山包含大茅峰、中茅峰、小茅峰三座主峰,古称“三茅山”,是江淮地区著名的山水景观。
地形地貌象征
主峰大茅峰形似“绿色苍龙之首”,与二茅峰、三茅峰共同构成“三茅峰连”景观,兼具自然奇观与宗教象征意义。
三、历史与文化价值
道教圣地
茅山是道教上清派发祥地,与龙虎山、终南山并称道教三大名山,拥有全国重点宫观(道院)及多座历史悠久的道观。
红色文化地标
茅山是新四军苏南抗日根据地中心,曾列为全国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意义。
四、其他别称
句曲山、地肺山: 古称,因山势曲折得名“句曲山”,因“土良水清”称“地肺山”。 金陵地肺山
综上,茅山的称号体系既包含宗教神话色彩,又融合了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因素,共同构成其独特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