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级名厨
伊尹 商朝开国宰相,以“烹调之圣”闻名,创立“伊尹汤液”,其烹饪理论影响深远。
易牙(狄牙)
春秋时期齐桓公御用厨师,擅长调味,曾因蒸煮首级供齐桓公食用而臭名昭著,后因齐桓公暴虐被处决。
太和公
春秋末年吴国名厨,以炙鱼技艺著称,曾徒授专诸烹饪之道,其手艺被用于吴国政治斗争。
膳祖
唐朝丞相段文昌家厨,著有《食经》,以精细烹饪和艺术化摆盘闻名,代表作包括“炼珍堂”和“行珍馆”。
二、其他重要厨子
梵正
五代尼姑,创制“辋川小祥”风景拼盘,将饮食与诗词结合,代表禅宗饮食文化。
刘娘子
南宋高宗宫中女厨师,打破“尚食”由男性担任的惯例,以烧制皇帝喜爱的菜肴闻名。
宋五嫂
南宋民间女厨师,因烹制鱼羹供高宗赵构品尝而得名,被尊为“脍鱼师祖”。
董小宛
明末清初秦淮名妓,擅长桃膏、瓜膏等点心,与柳如是等并称“秦淮八艳”。
萧美人
清朝女点心师,以制作馒头、糕点著称,《随园食单》对其点心评价极高。
三、补充说明
称谓差异: 古代厨师根据身份和场所不同,有“御厨”“肆厨”“家厨”等称谓,如宫廷御厨、民间私厨等。 文化影响
以上名单综合了历史记载与文献记载,部分人物存在多重身份(如易牙既是厨师又是巫师),但均以烹饪技艺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