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柱子的名称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建筑,后经罗马人发展出多种柱式类型。以下是主要分类及特点:
一、古希腊柱式
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 - 特点:粗壮雄浑,柱头为倒圆锥台形,无装饰,柱身有20条凹槽,直径与高度比约为6:1。 - 代表建筑: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
- 特点: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装饰向下涡卷(volutes),被称为“女性柱”。 - 代表建筑:雅典卫城胜利女神神庙。
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
- 特点:比爱奥尼柱更纤细,柱头装饰毛茛叶(acanthus),形似花篮,装饰性最强但古希腊使用较少。 - 代表建筑:雅典宙斯神庙。
二、罗马柱式
罗马人在古希腊柱式基础上发展出五种柱式:
罗马多立克柱式
- 特点:保留多立克柱的粗壮特点,柱身凹槽减少至12条,柱头简化为方形。
罗马爱奥尼柱式
- 特点:纤细度与爱奥尼柱一致,但柱头装饰简化为螺旋形,柱身凹槽仍为24条。
罗马科林斯柱式
- 特点:柱头装饰更加华丽,毛茛叶造型更复杂,兼具古希腊与罗马风格。
罗马塔司干柱式(Tuscan Order)
- 特点:简洁实用,柱头为圆形,柱身无凹槽,常见于古罗马建筑如万神殿。
罗马混合柱式(Hybrid Order)
- 特点:结合多种柱式元素,装饰风格多样化,常见于古罗马公共建筑。
三、其他相关柱式
陶立克柱式(Doric Column): 古希腊早期柱式,直径与高度比5.5:1,柱身有20条凹槽。 爱奥尼克柱式(Ionic Column)
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Column):直径与高度比10:1,柱头毛茛叶装饰。
四、现代应用说明
现代欧式建筑中,罗马柱式(尤其是科林斯和爱奥尼)应用广泛,常用于装饰性建筑如酒店大堂、教堂等。其装饰元素(如涡卷、毛茛叶)也常被简化或抽象化使用。
以上分类综合了古希腊与罗马建筑传统,涵盖欧洲建筑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柱式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