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国时期的古墓,根据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重要墓葬名称及特点
曾侯乙墓(擂鼓墩古墓群) 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最大墓葬,1978年发掘。出土文物数量最多、价值最高,包括编钟、青铜礼器等,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秦公一号大墓
位于陕西省雍城遗址,是先秦时期最大古墓,占地5000平方米。虽遭盗扰,仍出土3000余件文物,包括陶俑、青铜器等。
东里战国古墓群
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东里镇,2010年意外发现。墓葬群包含战国贵族墓葬,出土朱砂绘制的丝帛残片与棺内水晶项链关联,但具体身份尚待确认。
漯河战国墓葬群
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2023年发现。出土战国青铜剑等武器,其中M90号墓葬的青铜剑刃部仍保持锋利,反映了高超的冶金技术。
二、其他地区代表性墓葬
老子墓: 位于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属道家始祖,墓冢为圆锥形,直径6米,195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扁鹊墓
六安战国墓: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分南北双墓,可能为夫妻墓,北墓为木椁墓,规模较大。
三、未明确名称的墓葬类型
战国早期墓葬:如河南上蔡县蔡国墓,部分被盗,以五鼎四簋为典型器物。
楚墓:如河南信阳九连墩,以封土规模预示身份尊卑,未发现棺椁积石积炭。
四、总结
战国时期墓葬分布广泛,不同地域存在特色。上述墓葬因规模、文物价值或历史地位被重点保护或研究。若需具体某座墓葬的详细信息,可进一步补充墓址或文物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