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历史名称经历了多次演变,主要名称及对应历史时期如下:
唐宋时期
西藏被称为 吐蕃,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反映了当时中央政权对西藏的正式管辖。
元朝时期
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此时将藏族地区分为“乌思藏阿里”三部分,其中“乌思藏”对应唐宋时期的“卫藏”,是西藏名称的重要过渡阶段。
明朝时期
明朝延续元朝制度,称“乌斯藏”,并设立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
清朝初期
清朝初年分设“唐古特”“图伯特”等名称,分别指前藏(唐古特)和后藏(图伯特)。
康熙年间
康熙帝正式定名为 西藏,并沿用至今。这一名称成为现代中国对西藏的官方称谓。
补充说明
西藏名称的演变与中央政权的管理方式密切相关,反映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过程。- 拉萨作为首府的名称源于大昭寺,意为“胜天赞释”。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名称变化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