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炮发展历程中,不同历史时期涌现了多种型号,涵盖从抗战时期到现代的系列化产品。以下是主要型号的梳理:
一、抗战时期
厄利空S 20毫米高射炮 中国从瑞士购入120门,采用瑞士技术制造,发射20×110mm RB弹药,射速450发/分钟。
二、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
55式37毫米高炮
仿制自苏联,是新中国首套自行高炮系统,后续通过升级改进提升性能。
59式57毫米高炮
改进型55式,射程和精度均有提升。
100毫米高炮
最大口径国产高炮,曾用于防空任务。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七一式20毫米高炮
早期自行高炮代表,用于抗美援越战争。
七二式85毫米高炮
同样在抗美援越中发挥重要作用。
65式双37毫米高炮
仿制自苏联T-34坦克的防空炮,性能接近二战水平。
87式25毫米双管高炮
1987年装备部队,我国小口径高炮鼻祖,后续多款型号基于其技术改进。
PGZ-88双管37毫米自行高炮
陆军主力防空武器,配备先进防空导弹系统。
PGZ-07自行高炮
35毫米新一代自行高炮,承担野战防空任务。
PG99式35毫米高炮
野战防空核心武器,衍生出PGL-12轮式炮和履带式炮种,形成完整家族。
四、现代延伸型号
GDF-002高炮: 仿制自法国AMX-30,炮高488毫米,标志着国产高炮技术新阶段。 PLZ-07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总结
中国高炮发展从仿制起步,逐步实现自主研发与技术迭代。早期型号如55式、87式等奠定基础,后续型号如PGZ-88、PG99等则代表现代作战能力。不同型号在高射范围、精度和配套系统上各有侧重,共同构成多层次防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