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仔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仔仔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曹魏有哪些都督名字

59

曹魏在不同时期设置了多个都督职位,其职责和地位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综合历史记载,以下为曹魏较为重要的都督名单及职责分析:

一、黄初年间的核心都督

扬州都督

- 设立时间:

黄初三年(222年),曹丕首任。 - 职责:镇守东线,主要对抗东吴,是曹魏与东吴对抗的前沿军事机构。 - 重要任职:曹休、满宠、王凌、诸葛诞、毌丘俭、王基、石苞等。

荆州都督

- 设立时间: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设立。 - 职责:镇守南线,防御东吴,控制长江中游地区。 - 重要任职:司马懿、王昶、许褚、张辽等。

河北都督

- 设立时间: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设立。 - 职责:防备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羯族),基本不与蜀汉、东吴交战。 - 重要任职:吴质、吕昭、程喜、许褚、张辽等。

二、中期重要都督

大司马

- 地位:

曹魏最高军事长官,统领诸军。 - 典型人物:司马懿(239年追尊为宣皇帝)、司马师(254年加号大都督)。

四征都督

- 职责:

负责征伐四方(如征蜀、征吴),需频繁调动大量兵力。

三、特殊时期都督

临时都督

- 案例:

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叛乱时,王基曾兼督扬州。

四、其他重要职位

征虏将军:如张辽长期镇守合肥防御东吴。

镇军将军:如夏侯渊镇守西线。

总结

曹魏的都督制度具有明确的地理划分和职能定位,核心都督(扬州、荆州、河北)长期稳定,而大司马等高级官职则侧重统领全局。不同历史阶段,重要都督的更替对战争走向影响显著,例如司马懿通过伐蜀巩固了北线,王基则通过平定叛乱稳定了内部。